Q&A <<
Previous Next >> W2
紀錄
W2:
安裝 python, SciTE, Portablegit, msys2, Tiny C Compiler, Jupyterlab, Fossil SCM, Leo Editor 和 Flutter 放入可攜系統(有先放先前的putty和ssh到測試是否可以順利使用ssh改版)。
W3:
配置 webots 到可攜系統上,測試msys2裡建立gcc編譯環境。
W4:
將 xelatex 配置到可攜系統上,完成測試msys2裡建立gcc編譯環境。
W5:
將 CoppeliaSim 放到可攜系統上。將 Leo 升級到6.2.1。
W6:
協助同組同學完成OBS的設定及解決顯示器擷取的問題。
W7:
整理分組和個人網頁內容。整理電子書重點。
W10:
將亂數分組的程式放到 web site,啟用Google API。
W11:
讓電腦透過網頁可連進Ubuntu所開的CMS。
W12:
補拍第10週 Google API 的影片,還有拍VirtualBox的網路連線設定影片。
可透過putty操控Ubuntu20.04執行xterm nautilus 和 CoppeliaSim。
W13:
將VirtualBox的虛擬主機裡的cd2020pj1更新到最新,讓檔案可以上傳到虛擬主機的cd2020pj1上。
W14:
嘗試在IPv6環境讓其他電腦可以連上自己的虛擬主機。
W15:
解決14週的IPv6網路設定問題
W16:
將ttt檔案格式成功上傳到虛擬主機上。
W17:
整理個人和分組的倉儲、簡報資料
Q&A <<
Previous Next >> W2